1)第一百二十七章 杀贼_穿越明末当土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加上安置的俘虏,安塞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2万,或许放到现代并不起眼,但在人口只有现代十分之一的明末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数字了。要知道,整个延安府三州十九县,在最盛时也不过才五十余万口,加上持续七、八年的大旱大灾,现在人口只怕还要远低于这个数目。就算是延安府城,也不过才五、六万口,不及安塞的一半!

  安塞的人口压力已然极大,新的移民却仍在源源不断向这边涌来,在这乱世之中,“去安塞”已经成了支撑许多人活下去的一种信念,之前因为闹流贼被大为压制了的势头现在一但爆发出来,就蓬勃不可遏抑。近处的延川、青涧、安定诸县自不必说,就连相隔三百多里的庆阳府都有不少人连日兼程向此处赶来!

  对于人口的增加吴为不像李崇一样忧心忡忡,反正安塞的粮食储备还很充足,后续供应也没问题,大量的冬小麦明年上半年就能收获,而开春还可以再种一季土豆和番薯,就算再多供应几万人也是绰绰有余。但是,对于难民来说,他们在到达安塞之前要经过漫长的跋涉,在这寒冬腊月,野无所遗的陕北大地上,这段旅程无异于死亡行军。

  “云娘,来,起身喝口粥。”赵胜艰难地将妻子从躺着的草席上扶起,一只手将缺了小半边的粗陶大碗端过来,送到她的嘴边。碗里的粥清可见底,一点少得可怜的小米混着淡黄色的糠麸在其中载浮载沉。

  女人似乎生了病。脸庞有些浮肿,半耷拉着眼帘,将头侧过一边,却是不肯喝粥。她有气无力地说道:“奴不饿,相公你和两个孩儿吃罢。”

  一旁的两个孩童是一男一女,男孩约摸八九岁,女孩不过才四五岁年纪,都是面黄肌瘦,眼巴巴地望着父亲手里的陶碗。

  小女孩忽然瘪了瘪嘴,哭道:“爹爹。我饿。”说着向碗边凑了过去。

  男孩将她手一扯。喝道:“就知道喊饿,你昨天还喝了一碗粥的,娘都两天没吃东西了。”小女孩被哥哥扯住,大哭了起来。

  赵胜一家是从安定县逃难过来的。说起来他们赵家在安定算是小康人家。家中薄有田地。即使是在这大灾之年,日子也还勉强过得下去。虽然平日多半也不过以糠菜糊糊之类充饥,比之寻常乡民。情况已是强过甚多。

  可这一qiē在“二王”南下时就全部改变了。虽然见机得早,他们一家四口提前躲到了山上,总算没被流贼裹入军中,但家中却是被烧成了一片白地。更加雪上加霜的是,安定县令担心流贼奸细混入城中,将城门紧闭,拒不接纳难民入城,并在城门上贴出告示,让他们自去安塞就食。

  可怜赵胜一家当时逃得匆忙,除了简单的行李之外别无长物,在这冰天雪地之中,冻饿交加,眼看就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fxs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